拼音 [dí]

首部总笔画7

笔顺ノフノ丶ノノ丶
更新时间:2024-04-27 23:34:32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jué ㄐㄩㄝˊ

 ◎ 钩子。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 狄

  dí ㄉㄧˊ

   1. 中国古族名。春秋前,长期活动于齐、鲁、晋、卫、宋、郑等国之间,与诸国有频繁的接触。因为他们主要居住于北方,故又通称“北狄”(亦作“翟”)。

   2. 秦汉以后,中国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

   3. 古代最下级的官吏。

   4. 有力的麋鹿。

   5. 古同“翟”,乐舞所用的雉羽。

   6. 姓。

  详细解析 详细字义

  ◎ 狄 dí

  〈名〉

  (1) (形声。从犬,亦声。本义:我国古代北部的一个民族)

  (2) 同本义 [Di nationality in ancient North China]中国古代民族名。分赤狄、白狄、长狄诸部,各有支系。因其主要居住在北方,故通称为北狄。又指秦汉以后,狄或北狄曾是中国中原人对北方各民族的泛称

  戎狄怀之。——《国语·晋语》

  夷狄益甚。——《史记·货殖列传》

  (3) 中国古代的低级职员 [inferior clerk]。如:狄人(古代掌乐的下级官吏)

  内司服掌王后之六服:揄狄、阙狄、鞠衣、展衣、缘衣、素沙。——《周礼·天官下·内司服》

  钟磬竽瑟必和之,干戚旄狄以舞之。——《礼记·乐记》

  字形

  笔画1

  中国大陆宋体

  笔画2

  台湾细明体

  笔画3

  香港明体

  笔画4

  日本明朝体

  笔画5

  韩国明朝体

  笔画6

  旧字形 字源

  笔画7

  金文

  笔画8

  小篆

  笔画9

  楷体

查看全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