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只为一事来》观后感

更新时间:2024-03-29 18:28:45 观后感

  《一生只为一事来》这部电影讲述了支月英在偏远大山深处的艰苦条件下,以最质朴的信念坚守初心,为大山里三代孩子带来重大命运变革的感人故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生只为一事来》观后感,欢迎借鉴参考。

  《一生只为一事来》观后感一今天,我们在机关礼堂观看了电影《一生只为一事来》。作为一部庆祝“新中国第35个教师节”的献礼影片,《一生只为一事来》由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指导拍摄,根据“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支月英老师的真实事迹改编而来,以商人董大山的视角展开,讲述了支月英老师驻守大山三十多年、为乡村教育奉献一生的感人故事。看完电影,我感触良多。

  支月英老师不忘初心,始终扎根偏远山村,为教育事业默默奉献,给大山里的孩子带来希望。她用一生的时间坚持“上山”来教导孩子们长大后“下山”,帮助他们实现了命运的转折。“我们不是因为看到了希望才去坚持,而是我们坚持了才有希望”,电影里的这句话让我感动的同时也激发我的思考。支老师的坚持之所以伟大,本质上在于她尽其所能,燃烧自己,用教育帮大山里的孩子们改变了命运,脱贫致富,俗话说就是有钱了。但现实生活中,我发现一名老师讲钱的重要性是需要勇气的。在中国的文化传统里,谈论诗和远方是高尚的事情,如果提到钱则就显得俗气了,其实我们每个人内心无比渴望财富,又不能直白的说出来,这种矛盾也加剧社会上的“仇富”心理,同时也说明整个社会在对财富的问题上有了分歧和偏差。

  电影中董大山这个角色是一位成功的房地产商人,影片开始时浑身充满了“铜臭味”,让人很是讨厌。但从他绞尽脑汁要拆除挡在自已项目前一处爱国华侨捐建的一所陈旧小学到后来受支老师精神感召为教育做出自己贡献的华丽转身,让我感受颇深。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共产党员中的一员,我认为要成才自身的努力很重要,但天时地利也不可少。党和国家为了教育改革和发展操碎了心,而我们的成才所享受的优质教育资源,背后又有多少“支老师”们做出了巨大牺牲。所以高学历的我们要努力让自己避免贫困,合理合法合规的拥有一定的财富基础,做出更好的事业,实现自身价值,才能更好的回馈社会。我们应该正视财富的重要性,类似董大山这样的转身对社会的贡献还是很大的。

  在北师大求学的时候,我的导师董藩教授常常跟我们说:虽然财富不是衡量你们成绩的唯一标准,但却是你们实现成功的基础。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几千年中,许多重要的思想创新以及大发明、大创造都是所谓“富人”的贡献:柏拉图出身于雅典贵族家庭,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则是奴隶主阶层中的中产阶级,孔圣人是商汤后裔、士大夫出身,庄子的祖上则是楚国贵族,衣食无忧;在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中,这样的例子更是不胜枚举,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都是地主出身,萨缪尔森、弗里德曼也都成长在富裕的环境中。即便可能会有哥白尼、布鲁诺这样的个例,但又有谁能指望经历那样辛酸的人能够成功?换个角度想,如果当时两位有一个富裕、殷实的经济基础,他们的贡献可能会更大!华人数学家张益唐先生在证明“孪生素数猜想”方面做出了革命性的贡献,这位名不见经传的教授获奖后,首先感谢的是在他穷困潦倒的时候,接受他去餐厅洗碗打工的同学,正是那些收入,保障了这位天才的头脑不断运转,最终取得傲人的成就。

  由此可见,财富基础对于一个人的发展与成就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财富不是目的,而是实现目的基本的物质保障;财富不等于贡献,但却是产生贡献最好的温床。赚钱、财富不应被当作一件忌讳、丢人的话题。老师们如果一味地鼓吹理想、抱负,很可能会让学生前功尽弃、饮恨终生,那我们“高尚道德情操”的“塑造人灵魂”的教育就成了瞎折腾。这是由社会分工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只有解放了手,保住了口,人才有工夫、有精力去思考问题。

  《一生只为一事来》观后感二《一生只为一事来》的可贵之处在于,它并没有停留于道德升华,也没有走向俗滥的教育苦情戏,而以那纵贯一生的生命回望穿越时空,并从中开掘出并非止于教师职业的价值追问。这种连接历史与未来、沟通展望和回眸的时空张力,使得支月英的故事不只是道德意义下的清贫坚守和无私奉献,而是哲学意义下的人生成全与未来开启。

  命运总在未知里神秘蜿蜒,生命的价值却在回眸里更加清晰。世间职业千万种,有哪一种职业会如此深刻地关切着个体与民族的命运?又有哪一种能听见历史与未来在群山之巅苍茫应答?

  在我看来,支月英之于泥洋村,就像是每个人心中的“那一条路”。她在,学校就在,那种通往世界和未来的可能性就在,成全生命的庄严性就在。

  影片中,土生土长的“大山姐姐”以结婚的方式改变命运,下山之后便不再回头。正如她父亲所说,“心中装着一条下山的路,任何人都无法阻挡”。作为女性,她以爱情和婚姻的方式去逃离大山的闭塞,这是人性之本然,无人可以对此作出道德的褒贬。因为,她所怀抱的,不过是最起码的文明期待。

  在城市出生、长大的支月英,当她以支教的方式抵达泥洋,生活的选择让她看见了一条“上山的路”。凭什么她会让花朵一样的年华绽放在大山深处?她生命里那种超越苦难的笃定、执念和信仰来自哪里?我以为,正是无数苦难的生命境遇和超越苦难的深切期许,轰然开启了她关于生命价值的幽微思索,那是一种很可能被城市繁华所遮蔽的思索烛光。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认为,人的最大价值在于其自我实现。环视人间百态,金钱、权势、地位以及种种繁华与荣耀,永远在诱惑蝇营狗苟、利令智昏。人们与世界所建立的联系,大多取决于功利的深浅,而一时一事的得失计较又时时拘囿着人生的格局。人们习惯于共时性的横向比照,而缺乏历时性的纵向思索,而所谓“人生价值”,亦多流于言辞,而非信仰的抉择。

  对支月英来说,泥洋村就是她生命的舞台,就是她足以安顿此生的全部世界。在那里,她被需要,被尊重,被唤发,而不是被排斥,被压抑,被漠视。相对于祖祖辈辈的泥洋村人来说,她是一个“外来者”。与那些散落在山前溪畔的人家并没有血缘情感,但是,她又与每个家庭的祖祖辈辈的希望相连,与脚下那片土地的历史、现实和未来相连。

  多年后,做了公司老总的学生大山回到了泥洋村。其时,学生眼里那个亭亭玉立、眼眸清亮的“支姐姐”早被山居生活暗淡了青春的光泽,而一饮一食的简陋和粗糙,将她塑造得更像一个泥洋大妈。然而,那只是生活的表象。她像一棵树,将根深深埋进了泥洋的大地,而所吐露的芬芳却被一代一代山村的童年、少年和青年带向了四面八方。

  那芬芳,而是支撑支老师熬过山村暗夜的力量,是她“一生只为一事”的生命选择。多年以后,我更愿意说支月英获得不是显赫的成功,而是一种真实的幸福。

  支月英的幸福是什么?是她在职业的起点看见了价值的终极,是她凭着朴素的信念,在“最小的天地”里活出了“最大的自己”。

  《一生只为一事来》观后感三今天,我们全体教师观看了电影《一生只为一事来》。

  初闻电影名字,猜想着会是怎么样的一个故事。讲述山村教师坚守农村一线,一辈子都没有离开。看似简单的平凡事迹,却需要多大的勇气和毅力去坚持。

  “即使你没有获得一份理想的生活,也不能失去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若是心里存了条上山的道,那就什么也挡不住。”“就像泥洋的竹子一样,扎根在山里。”“有学生的地方就得有老师,我就得去。”“困住我们的不是眼前的大山而是贫瘠的内心。”电影中的支月英老师,并不伟大但是却很贴近生活。那个年代的无数乡村教师就是这样坚守下来的。她的平凡言语成为无数学生前进的动力。

  当学生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支月英老师克服重重困难,陪着学生,开导学生:“再黑的夜,只要我们抬头就能看到月亮,让我们看到方向。”“不是有了希望才坚守,而是有了坚守才有希望。”

  从一个城里长大的弱女子成长为啥农活都会干的女汉子,支月英老师的平凡事迹就是因为在乡村的土地上坚守了一辈子而让我们叹服。“一生只为一事来。”向所有奋战在乡村教育一线的老前辈们致敬。

关键词: 一生 观后感
查看全部

《一生只为一事来》观后感相关范文

↓往下拉,下面的文章更精彩!↓

[教育范文]相关推荐